2017年6月4日晚7点到9点,春秋读书会《国史大纲》组在01402教室举行了本学期第六次读书活动。在张焕君老师带领下,大家继续阅读钱穆先生的《国史大纲》。讲《国史大纲》的引论的第七节和第八节,由大一的赵晓颖同学主讲,以及第十九章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(上)第三节西晋之户调制与官品占田制,由大一的曹茹娜同学主讲,27名同学参加了本次会读。 在引论七八节中,钱穆先生指出中国民族文化是和平中得进展,西方则是斗争中得进展,历史中的农民起义的成就何在?建设何在?指出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与破坏性。“如何面对死亡”这是一个东西方都十分关注的哲学命题,苏格拉底,耶稣,孔子三位著名人物不同的死亡方式也反映了东西文化的不同。中国历史之进展是积聚四方优秀力量,而罗马则如巨灯独悬。在古代中国,考试与铨选体现“天下为公,选贤举能”的主旨,古代中国之政治,绝非专制黑暗可以概述矣。而民国以来,在学习西方制度的同时,过度妄自菲薄,丧失了对考试与铨选制度的继承,从而引发官吏腐败混乱,层出不穷的现象。钱穆先生对民众革命持保守意见,张老师推荐大家阅读《古拉格群岛》《1984》《动物庄园》书籍来加深同学们对社会革命的认知。 在十九章第三节中,主要是对西晋户调制度的介绍,张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字词的意思,特别是古今汉语的不同,如文中的“士”指军人,“大家”指王公贵人。开国之君晋武帝对民众毫无善意与德政,西晋不永由此可见,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能有效减轻农民负担,而西晋却反其道而行之。联系到今天的税费改革,同学们和张老师进行了一些观点的交锋。 读书是一个细心的过程,希望大家在以后读书中加深对字意词意的理解,古汉语字典是历史系的员工必备的工具书,希望大家多多查阅,非常期待下次活动同学们精彩的表现,表现出自己的智慧灵光。(文字:原连泽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