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读书会论语组举办2019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
2019年3月17日下午三点到五点,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春秋读书会论语组在谢耀亭老师的带领下于07201展开了2019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。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在谢老师的带领下对经典《论语》述而第七篇的第二十七章到三十三章进行了交流与学习,就其中相关语句,做如下分享:
第二十七章:子曰:“盖有不知而作之者,我无是也。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,多见而识之,知之次也。”孔夫子的这句话指示学者以从入门。不知就是无知,对圣贤之道不了解,这正与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相反。如果没有圣贤的正理在心,凭自己的意思妄自创作,难免会有诬罔,与真相,真理也许会大相径庭。好学即多闻多见,以多闻多见来求知,这个知是次之,但近似于真知,所以我们要多闻多见,学而知之,然后在实践中将知识内化于心。孔子在这句话中讲了"多闻"、"多见"的重要性,孟子也曾提出"耳目之官不思,而蔽于物","心之官则思"的问题,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还提到北宋哲学家张载的观点,把知识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两种,他说,"见闻之知,乃物交而知,非德性所知,德性所知,不萌于见闻"。
第二十八章:互乡难与言,童子见,门人惑。子曰:“与其进也,不与其退也,唯何甚!人洁己以进,与其洁也,不保其往也。”此章大意为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交谈,一个童子得到孔子的接见,弟子们疑惑。孔子道:“我们赞成他的进步,不赞成他的退步,何必做得太过?别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来,便应当赞成他的干净,不要死记住他那过去。”洁,洗洁,引申义为修治。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的心明工作,只要他有一颗上进心,积极向上,就不要念念不忘其原来的样子或抓住其过去的错误不放。另外老师还提到了错简问题,古之竹简无标点、页码且字据相同。错简,即错乱的竹简,使古书文字、句子甚至段落错乱颠倒。如朱熹对《大学》重新进行划分和补章。
第二十九章:子曰:“仁远乎哉?我欲仁,斯仁至矣。”这句话中隐含了一个儒家共同认可的观点:当时认为“仁”很远,实现仁很难,任重而道远,死而后已。朱子从心路历程来讲,人心是通过外在行为来表现。颜渊问仁,孔子说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”克制自己,依礼行事,依礼待人,就是仁。仁在于内心,若放而不求,放失本心,让其端流走是为恶。仁是切实的,并非杀身成仁才为仁,尊老爱幼亦为仁,此章告诉我们要反观自己,践行仁道。
第三十章: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?孔子曰:“知礼。”孔子退,揖巫马期而进之,曰:“吾闻君子不党,君子亦党乎?君取于吴为同姓,谓之吴孟子。君而知礼,孰不知礼?”巫马期以告。子曰:“丘也幸,苟有过,人必知之。”这句话中夫子知"为君讳"之礼,亦知同姓不婚之礼,揭示了儒者在言行举止方面的一些原则和标准。儒家的“礼”和“仪”是有区别的,“礼”是制度、体制和社会意识;“仪”是“礼”的具体表现形式,是依据“礼”的规定,形成的社会规则和人的行为规范。后世对礼的规定随时代在变化,并不是固定僵化的。“礼云礼云,玉帛云乎哉!”礼的价值和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第三十一章:子与人歌而善,必使反之,而后和之。朱子说:“必使反之,是欲得其详而取其善也”。这便是多闻多见,择其善者而从之的体现。
第三十二章:子曰:“文,莫吾犹人也。躬行君子,则吾未之有得。”子曰:“文,莫吾犹人也。躬行君子,则吾未之有得。”这是孔夫子的自谦之词,从中体悟出“知易行难”、躬行比文更难落实的深刻道理,启示我们要知行合一。
第三十三章:子曰:“若圣与仁,则吾岂敢?抑为之不厌,诲人不倦,则可谓云尔已矣。”公西华曰:“正唯弟子不能学也。”虽然孔子并不认为自己是圣人,但经后世代代相传将孔子推崇至很高的地位,且圣和仁不断得到认可。曾言曰:“天不生仲尼,万古长如夜”。
这次读书活动使我受益颇深,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,多闻多见,博学知之,知行合一,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期待下一次的读书活动!(文/郭妍)
春秋读书会国史大纲组举办2019年上半年第二次读书活动
春秋读书会国史大纲组于今天上午九点半01402教室举行本学期第二次读书活动。本次讲的是幽王见杀与平王东迁这一节。
在活动之前,先有员工解决上周剩下的问题,即岐山地名考和舜陟方乃死问题。因笔者对岐山地名考的资料收集不足,故主要叙述一下舜死亡地点的问题。关于舜陟方乃死问题,一般有七种说法。分别是巡猎说,巡行说,治水说,征苗说,考绩分北三苗说,昇睱说,卒于鸣条说。这多种说法主要说舜死在苍梧或者鸣条,而且多是作者的猜测与推测。且史料中也无确切记载。就连史料也是相互冲突,无法形成一个可以让人信服的结论。我们姑且不论舜的死亡地点究竟在哪,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思考。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的舜死亡地点?笔者猜测,舜作为一个后人塑造的中华民族共同记忆的一个重要人物,是需要一个清晰的认识的。他的出生、经历与死亡,都是要有记载可循的。既然古人也不太确定舜的死亡地点,那么就需要一个共同认同的一个地点,而且此地点的神话故事也应塑造出来。当然,这个地点也不能是随意乱定,一定是有一些根据,有史料支撑的。这或许有种阴谋论的感觉。但是治上古史就需要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吧,然后再“小心求证”就好啦!
接着来就来叙述本节中重要问题。其一是西申、南申和东申的问题。我查了一下论文,只有一篇关于此的论证。作者认为,西周初年确有两个申国,一在宗周之东,一在宗周之西,因分别成以“申”与“西申”。周宣王时,东申改封于谢,申伯“迁其私人”族属至成周之南,是谓“南申”。作者疑“西申”的“西”为衍字,或者“西”为“南”之讹。荥阳为宗周之东,为东申。信阳为宗周之东南,应为南申。其二是周携王问题。我查了些论文,似无人做与携王有关的论题。倒是有些外文资料,但是笔者英文水平有限,有些看不懂。感觉以后有时间可以做一做关于周携王的论题,似有很大潜力。
这就是本次读书会的大致内容。本次读书会很精彩,期待下次活动!
(文/肖凯力)